文/邵企企
经文:可1:40-45
这一个神迹可以说是最特殊的神迹,其他的神迹中耶稣通常只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治好病人,但是在这一个神迹中同时记载了三个“动”,耶稣的手动了,口动了,还特别记载耶稣的心动了。通过这三个动,来看三方面的内容。
一、主慈心开恩
正当耶稣开展事工的时候,有一个麻风病人来求耶稣洁净他。根据《路加福音》5章12节记载,这病人满身长了大麻风,可见已经病入膏肓,生命岌岌可危。然而他来跪在耶稣的面前,凭着信心说:“你若肯,必能叫我洁净了。”可见他对主有一个必能的信念,他相信耶稣有洁净的大能,所以当耶稣看到他的时候,圣经特别提到一句话:“耶稣动了慈心。”
在整本圣经中只有五处地方出现“动了慈心”,而且都与耶稣相关:《马太福音》18章记载饶恕的比喻中,一个家主动了慈心,饶恕他的仆人,免了他的债;《路加福音》10章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,撒玛利亚人动了慈心,帮助那一位遭难的路人;《路加福音》15章在浪子的比喻中,父亲动了慈心接纳了小儿子;《马太福音》20章记载瞎子得医治的神迹中:耶稣动了慈心,治好了瞎子;第五处就是耶稣对这一位麻风病人动了慈心。从这三个比喻和两个神迹中看到主人公都动了慈心,我们再从这些蒙恩的人中去找共同之处,那些人是大学问家吗?是达官贵人吗?是大财主吗?恰恰相反,主人怜悯宽容了仆人,好撒玛利亚人怜悯帮助了路人,父亲怜悯接纳了悔改的家人,耶稣怜悯医治了病人。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软弱的,无能的,卑微的,然而他们却蒙了怜悯。比喻中的主人公们动了慈心岂不正是耶稣的慈心吗?他们给予的爱岂不正是基督的慈爱吗?
我们的主有慈爱怜悯之心,当我们读到耶稣动了慈心,我们千万不要没有一点点的喜乐和感恩的心,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家庭中都有许许多多的恩典,数算不尽也述说不完。当我们想到主的恩典再去读“耶稣动了慈心”,我们的内心满了喜乐和感恩,因着祂的怜悯使我们成为蒙恩蒙福的人。
今天这个时代,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多的矛盾、偏见、关系紧张,甚至夫妻之间、家人之间、同工之间存在很多的矛盾,岂不正是因为我们缺乏怜悯的心肠吗?主何等的爱我们,祂没有按着我们的过犯来待我们,而是以生命为代价怜悯饶恕我们的过犯,祂若不开恩,没有人能够蒙恩。耶稣也提醒我们要以慈爱和怜悯对待别人。我们都是蒙恩的人也要成为施恩的人,因为施比受更有福。耶稣动了慈心,接着祂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,祂伸手摸这个病人
二、主慈手施恩
“摸”对我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了,但面对满身长了大麻风的人,谁敢摸?并且当时有许多人在场,在众目睽睽之下,谁敢与麻风病人接触?谁摸了他,自己就不洁净了,许多人连靠近都不愿意,更何况是摸呢!所以耶稣的这一举动绝不简单。值得思考的是,耶稣完全可以用一句话就洁净病人,为什么祂还要伸手去摸呢?因为主的摸正是祂慈心的表现。摸在原文中有紧密碰触,握住的意思,耶稣并不是象征性地碰一下就收手,而是抓住他。并且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个小细节,当时这个病人是跪在耶稣脚前,而耶稣则是站着。试想一下:一个站着的人要摸一个跪着的人,那么他首先要怎么做?必须要弯下腰,通常都是卑微的给尊贵的人弯腰。然而尊贵的主甘心降卑,俯就卑微的人,弯腰摸这位病人。这也表明主接纳了这位病人,无论从身体或是心里上看都是一个可怜的病人,每日生活在众人的厌弃中。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污秽的人,但在神的眼中他却是需要帮助的人,耶稣愿意接纳了这位病人,也接纳我们每一位人,祂不嫌弃我们,也不撇下我们,祂慈爱的手常常抚慰着我们每一个受伤的心灵。
“摸”在原文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意思是点亮。仔细想想这个病人的人生岂不是被主点亮了吗?原本他的生活只剩下无尽的黑暗,但是主慈爱的双手点亮了他的生命之光,带给了他新的希望。在《以斯拉记》第七、八章,重复提到神施恩的手帮助以斯拉归回重建圣殿,在那个黑暗被掳的时候,整个民族的希望被点亮。从旧约到新约,神施恩的手从未消失,祂帮助以色列民,帮助这位可怜的病人,也同样在今天帮助着我们。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困境,仿佛落入了黑暗的深渊之中,我们找不到帮助,看不到亮光,也寻不到出路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们作对。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一双慈爱的手紧紧抓着我们,带领着我们走出黑暗。正如诗歌所唱的:“你是我的主,引我走正义路,高山或低谷都是你在保护,万人中唯独你爱我认识我,永远不变的应许,这一生都是祝福。”恩典的道路不是你在走,不是我在走,而是主亲手搀拉着我们一起走。所以,无论遇到怎样的环境,我们都当坚信主与我们同在。祂施恩的手从未离开。
三、主慈口赐恩
耶稣伸手摸他说:“我肯,你洁净了吧!”主说:“我肯”,意味着祂将麻风病人的重担挑在了自己的身上。就像小学生开学会发许多的书,孩子将书放在书包里,背在肩上很沉重,父母就会说:“我来帮你背。”孩子拿下书包整个人都是轻松的,因为身上的压力转到了父母身上。这个病人的重担是麻风病,他已经无力承受这份痛苦,但是耶稣接过了他的重担。主说: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”(太11:28)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担,在经济、学习、工作、侍奉上,各样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,以至于痛苦难熬。然而,我们千万不要忘记,没有任何重担耶稣不能背负,没有任何忧患耶稣不能担当。当我们无法承受的时候,不要忘记向主交托,主必会为我们开出路。因为祂愿意将恩典丰丰富富地赐予我们。耶稣的一句话一个动作,就让麻风病人看见了主的恩典,麻风病被洁净了。
然而事情没有结束,恩典也没有停止。43-44节耶稣说了很长的一段话,并且是严严地嘱咐他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可见这些话是必须遵行的。然而他在得了洁净之后就忘记主的话。其实耶稣的嘱咐有两方面的意义:一方面是为了不让人带着不纯正的动机,抱着看神迹的目的来寻找祂;另一方面是为了完全律法,通过这位病人在祭司前的见证,认识到耶稣的能力,相信祂就是那位将要来的弥撒亚。耶稣要让这个病人成为恩典的管道,去影响更多的人,这岂不是更大的恩典吗?很多时候我们只认为能看见的现实好处才是恩典,而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并不列入恩典的范围,然而恩典不单有眼睛所能见到的,还有我们所不能看透的恩典。就如父母对孩子说:“可以看电视,但是只能看一个小时。”父母允许孩子看电视对孩子来说是恩典,但是限制一个小时,难道是父母不爱孩子吗?父母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所以提出限制,这同样也是恩典。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个病人一样忘记主的命令,我们只接受圣经中美好的应许,这个福那个福都要,但是对于一些必须遵行的命令却视而不见。耶稣说:“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,就是我的母亲、我的弟兄了。”(路8:21)可见遵行神话语的人是何等的有福,即便眼睛未曾看见,仍然需要我们凭着信心领受。
耶稣爱这个病人,祂也爱我们每一位,虽然我们身体上没有麻风病,但是我们心里却像得了麻风病一样满了污秽和不洁。然而,耶稣说:“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。”(可2:17)祂道成肉身来到地上,为我们舍命流血,使我们的罪被宝血所洁净。我们都是蒙恩的罪人,蒙了主的大怜悯,所以我们理应当向主献上感恩,用一生去经历主的恩典,牢记主的恩典,见证主的恩典。